Key Concept
DRB721 ← Block → 20Modules
Launch ModuleRedeem ModuleHalting ModuleDevelopers
Contract ArchitectureUser Guide
TeamRoadmapGlossaryFAQsBrand AssetsSemios Protocol Litepaper
无以为用,期待涌现
99% 的创新终将失败,剩余的 1% 定义未来。那么,一个个体,能否同时创业 100 次?
生产关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涌现,大多数时候,它发生在人类既定协作网络的边缘。对比投入和产出,未经验证的想法意味着高度不确定性风险,当这些风险大过个体承受极限时,如不假外力,创新就会停滞。今时今日,我们也只在少数地区的特定历史时期,撞见过大规模创新涌现。
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创新,仅靠个体努力,永远无法开启。如果短时期不能大幅提高外部资源供给是某种社会现实,那么能否反过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显著降低创新风险?
一边开启,一边关闭的自由之门
自第一个区块开始,比特币,这一由中本聪设计的分布式系统,通过面向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价值存储服务,创造了万亿资产规模。这种现象级的成功,却以一种匿名的自组织方式来实现,这种强烈的客观存在的不真实感,前所未有…
中本聪启发和激励了许多远离传统资源的创新者,人们看到了一种自下而上,不依赖外部资源堆砌,经由自组织协作方式达成创新的可能性。于是过去十数年,我们共同见证了 crypto 行业汹涌的自组织创新浪潮。
当然,不可避免,系统的老化从其诞生的第一天便会开始。快速发展 Crypto 产业,日渐形成了新的资源壁垒。一些行业基础设施,开始通过生态位优势而非持续创新获利。更有甚者,通过扭曲市场信号,操纵流动性,追求必胜策略,导致本应成为资源配置信号的流动性指标变成了旁氏资产噪音。这些噪音即增大了行业整体风险,也阻碍了行业创新进一步发展,使 Crypto 创新者同时面临来自行业内外的双重压力,风险加剧,使得这扇刚刚开启的自由之门,有溃散关闭的风险…
比特币的启示,涌现计算和自发流动性
伴随 Crypto 生态网络分层,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普遍认知,一个现象级 Crypto 项目的启动,外部流动性注入成为必需,如此一来往复循环,导致强者恒强,分层进一步加剧。强烈的正反馈效应,也使得资产流动性信号失真,然噪音终究消除不了不确定性,固化的生态分层遏制了自下而上的创新机会,我们需要新的工具和路径。
和许多依赖外部流动性注入的项目不同,比特币一开始就选择了另辟蹊径,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其通过自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出内生的自发流动性,涌现至今。其实,这种自发流动性涌现并不罕见,也非 Crypto 行业独有,很多项目都出现过最初的流动性火花,难点在于这种自发流动性涌现的持续发生。
仔细分析,比特币的每个区块,不仅仅是一个有关分布式系统通信和状态一致性的存粹数学共识;其竞争性挖矿机制,更是一种快速判断系统工作量证明的自组织协作共识。以区块为单位,每个区块不但完成了区块链数据的一致性更新,同时也以自组织形式,完成了社区工作量证明的一致性激励,相对于比特币系统的密码学共识,这一自组织协作共识,常常被忽视,但不掩其简单优雅且激励相容本质,运行至今,效果有目共睹。
经典计算 VS 涌现计算
要复用比特币自发流动性涌现机制,我们需要对其自组织协作过程做出某种通用模型抽象。
区块链系统本质上是一台在互联网上实现的涌现计算机。计算机的价值,无论何种形式,都有赖于计算结果输出的正确性。
经典计算机算力强大,但只负责结果输出,并不负责对计算结果执行清算,清算过程依赖其他外部组织的强制力执行,如果把其计算过程中表意算符和计算结果信息视为某种 Token,这些 Token 的价值捕获是后置且依赖外力的;
相较而言,区块链这类涌现计算机,不但要完成计算,还要在计算的同时完成清算,边算边执行,这就是智能合约“Code is Law”的形式化来源。不依赖外力的清算能力,正是区块链涌现计算机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一体两面,也成为了其计算过程的关键痛点。
依赖自组织涌现的计算方式,无论是中间状态还是计算结果,一旦出错,由于没有外部强力修正,计算就会陷入异常,异常的计算结果不能捕获价值,自组织陷于激励失当,进一步引发了自发流动性停滞。因此,相对于经典计算,作为自组织涌现计算中的表意算符,Token 的价值捕获应该是前置的。
作为比特币系统的唯一原生 Token,每个 BTC 在该区块 Coinbase 交易中被挖出时,其首次表意正是该区块中哈希碰撞的算力,伴随着挖矿导致的热力学系统能量消耗,每个新发行的 BTC 都清晰的捕获了物理世界的能量价值,这就是比特币系统机制上的价值捕获前置,而后,BTC 广为人知的支付和储值计算场景才得以展开。
既然 Token 价值捕获是自组织涌现计算的前提,当新一代 Crypto 创新业务场景更加复杂,难于简单抽象为哈希碰撞算力形式,我们就需要引入新的更加通用的 Token 价值捕获机制。
无限状态预言机,理想完备的价值捕获模型
一个完备且严格激励相容的价值捕获理论模型,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 一个无限计算能力的图灵机
- 图灵机中同时运行着无数预言机
- 对于任一对象的每种状态,预言机都能独立做出预言
- 存在一个拥有全局信息的高纬意志,能够在无数预言状态中,准确的选择出其中置信度最高的一个,并给予恰当的一致性激励
很明显,这是一个能量和算力需求无上限,且需要拥有全局信息的“计算之神”来守护的系统,只具参照意义。现实世界,我们既没有无限能量和算力,也从未拥有“计算之神”。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在当前区块链基础设施上运行的价值捕获模型。
涌现式价值捕获模型
作为无限算力和“计算之神”的代偿,或多或少,Crypto 项目在价值捕获过程中都自发引入了某种“市场机制“,我们在此更进一步抽象,构造一个通过自组织涌现计算实现的价值捕获模型:
- 一个分布式运行的图灵机
- 每一个有效区块链地址都可以成为一台涌现预言机
- 对于预言对象的必要状态,至少有一台涌现预言机做出预言
- 为确保预言状态为真,涌现预言机需要为其预言对象状态支付成本,通过承担预言风险,创造资产并捕获价值
- 在交易中,由市场而非“计算之神”对预言机所创造资产做出价值发现,并提供相应的自组织激励。考虑到市场运行成本和算力限制,资产价值发现和激励过程可能后置并持续进行。
- 计算难免异常,所以我们引入区块结构,作为计算异常激励失当时的风险隔离
721 ← Block → 20 Metadata Structure
基于自组织涌现计算的价值捕获模型框架,Semios Protocol 提出了一种 ERC 721 ← Block → ERC 20 区块链数据结构,即 非同质化 Token ← 区块 → 同质化 Token 在以太坊以及 EVM 兼容基础设施上的基本计算单元投射,一种 Tokenomics 中价值捕获机制的最小单位抽象。
之所以做此种抽象,因为这三种数据结构都是区块链原子级,有效性历经行业检验,同时作为 Semios 提供的 Tokenomics LEGO 基本计算单元,方便进一步自由组合和跨链场景。
- Block 和比特币系统区块结构作用一致,即是涌现计算的最小单元,也是价值捕获和激励的最小单元
- ERC 721 非同质化数据结构作为预言对象的状态载体,用于社区自组织形式构建预言并创造资产
- 对于每一个成功捕获价值的 ERC 721 Token 铸造地址,以 Block 为单位,给予相应的 ERC20 Token 激励
- 捕获价值的 ERC 721 Token,成为对象状态载体,在后续交易过程中,进一步持续市场价值发现过程
- ERC20 Token 由于其同质化属性,作为自组织激励度规,完成一致性激励同时,在流转中构筑出自组织动态边界
涌现优先,Flexible Tokenomics LEGO
在 Token 能够正确捕获现实世界价值的前提下,我们似乎得以构建更复杂的 Tokenomics 涌现计算场景。然而,一个成功的自组织,其系统更多是自下而上演化结果,本质上是无法预先从宏观完整设计的。正如中本聪也只是设计了比特币系统的基本计算规则,比特币当前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其自组织计算过程的一种涌现,并非中本聪的预先设计,这种涌现需要通过逐个区块共识来完成构建,并且保持更新。
如果涌现不可能被预先设计,只能通过改善必要条件来激发。一个面向涌现经济模型的 Tokenomics 设计工具,为了响应这种需求,就必须保留足够的灵活性和可组合性。
Semios 将 721 ← Block → 20 Metadata Structure 封装成一个个独立的 Nodes 节点,节点内部以及节点之间,均可以通过添加逻辑判断,实现资产铸造、流转、交易、锁定等丰富场景。这种节点之间的可组合性,极大的拓展了 Crypto 创新社区自组织构造资产的自由度。
相比传统方式 Tokenomics 实践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Semios 所提供的 0 代码、模块化、可组合性 Tokenomics LEGO 式工具包,实践成本低、风险可控、反馈直接,一边实践一边更新,甚至可以在同一自组织经济体中并行验证多个不同经济模型。
从 0 到 0.01 再到 1,Launchpad Reflight
针对 Crypto 初创社区难以从 0 到 1 建立早期流动性的行业痛点,Semios 提供一组非托管、可回撤 Tokenomics LEGO 融资模块,为社区普通用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非托管一级市场 Maker 角色。如此以来,种子投资者的早期投资,可以灵活参与,随时回撤,部分行权或者获益售出,即使违约,也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价值发现机制,再次定价完成交易流转。
这种全新的初始流动性激发模式,为 Crypto 初创社区生态引入了自组织形式的计算资源,改变传统项目生态中团队和社区的二元对立,使得传统组织协作工具中投资、决策、生产、运营与项目核心团队解耦合,突破团队算力瓶颈限制,构建新的自组织涌现计算模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初创社区各生态角色创新风险,把从 0 到 1 的创新难度系数转化为从 0 到 0.01,激发自组织内生流动性持续涌现,普通用户也能够从项目伊始,无风险的、公平参与其中,分享项目早鸟红利。
Block 区块时钟,全局共识,局部共识,异步共识
一个自组织涌现计算机,系统局部网络的涨落速度往往是非线性,不均匀的,不同类型事件达成共识的周期和成本也不尽相同。一次委员会投票可能需要半年一个区块,而一场 Token Sale 则需要每小时一个区块。
分布式系统全局共识的成本是惊人的,比特币也并不能要求每个区块中所有链上地址达成全局共识。每一个 Block 作为最小计算单元,仅需矿工在有限的区块时间内,通过算力竞争达成局部共识,当然相对应的是,系统也仅释放该区块激励,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于减小系统开销的同时也隔离了全局风险。
受此启发,Semios 不同 Nodes 中, Block 区块时钟也各自独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共识需求灵活设置。不同 Nodes 中的多个 Block 时钟,可以异步协作,由灵活低成本的局部共识,不断动态演化,涌现出系统全局共识。
完备性与自由度
除了用于价值存储的比特币,面对现实世界更加广阔的其他业务领域,我们还需不需要创造其他形式的比特币?答案显而易见。
那么没有了中本聪,我们能否通过自组织协作再次发明响应各种应用场景的“比特币”系统?
国王与巫师数见不鲜,但中本聪难觅,Semios Protocol 为涌现构建,应有此意。
因此,每次在系统自上而下的完备性和用户自下而上的个体自由冲突之际,我们总是优先选择个体自由…
应用场景
- EmergentFi
- DAO
- GP & LP 混合,分布式社区基金
- DID 资产社交场景
- OpenIP
- RWA
← Previous
Add link here
Next →
Add link here